“报喜鸟”张博昱:安全送达每一份人生喜报
发布时间:2025-07-29 18:04 浏览量:1
敲门前,张博昱煞有其事地正了正衣服。
左手护着大红封皮的文件袋,右手按响门铃。不到两下,门应声而开。
张博昱对这个场景非常熟悉了。他仔细核对相关信息,接连着说了好几句恭喜。没有太多的逗留,就转身前往下一家。他明白,这封来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必定是这家人这些年来一直等待的“高光时刻”。
张博昱是永川邮政参与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的普通揽投员。随着2025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全面启动,录取通知书是他这段时间最特殊的派送件。
7月23日上午9时,第一批邮车抵达永川邮政处理中心。在堆积如山的邮件中,一封封印着高校校徽的特快专递被精准识别、快速分拣。在张博昱看来,每一份通知书都是一颗种子,他要做的,就是让它安全落地、静待花开。
低头瞄一眼邮单,下一家是在巨宇江南小区,收件人是个女孩的名字。“走,接着送下一家!”张博昱启动邮车,“每趟出行都被大伙儿称为‘幸福的邮路’。”
驾驶着邮车,张博昱的额角微微渗出汗珠。
张博昱来到收件人小区,女孩收到消息,飞奔下楼。双手接过通知书的那一瞬间,他也能感受到,对方眼里的兴奋与激动。
张博昱想起几天前的一次投递。邮车停在一处农舍前时,考生小陈和母亲早已在门口等候。核对完信息后,小陈接过录取通知书,脸上绽开笑容。
“这么热的天还专门跑一趟,辛苦了!”小陈母亲热情地招呼张博昱,转身给他端来一碗凉茶。张博昱接过茶碗,沁凉的茶水顿时消散了燥热。他婉言谢绝了休息的邀请,继续赶路时回头望见,母子俩还站在门口开心地翻看录取通知书。张博昱回忆说,这份喜悦让他觉得天气都凉快了些。
作为叩响“大学梦”“最后一公里”的人,张博昱深感责任重大。“这最后一步,递送的不只是一纸文书,更是社会对青年学子努力的正式认可。”他说,“当通知书交到孩子手里,那份信任和期待的分量,我能真切感受到。”
为确保这份“幸福”精准送达,永川邮政为录取通知书全程开启“绿色通道”,执行严格流程。从中心分拣开始便专区码放、专人操作、专车押运。正式派送前,张博昱首先致电考生预约送达时间,强调必须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签收。“怕冒领,更怕耽误孩子前程,一个数字都不能错。”他说,送达时“三核对四确认”(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录取院校)是关键防线。
“绿色通道”确保最高优先级,“当天到、当天递、当天签”是硬性要求。然而,最大的挑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公里”:电话无人接听、考生临时外出甚至举家旅游。面对这些突发状况,张博昱需要反复拨打电话、联系学校或社区查询备用联系人、协调邻居转告,甚至调整路线多次上门等候,只为亲手送达。“绝不能让它过夜,必须找到人。”他抹了一把汗说道。
每次投递,张博昱在各家的待遇并不相同。有的全家严阵以待,茶几上规整地摆着瓜果小盘;也有的一家人相当淡定,穿着睡衣开门,接过通知书时都没有多瞟两眼。但相比孩子,爸妈们反而更加激动……张博昱通过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得出上述结论。
张博昱这样的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员,通常被叫作“报喜鸟”。此刻,张博昱的绿色邮车再次汇入永川的滚滚热浪。车厢内,无数封录取通知书正静待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