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城市分析(连载)——温州市

发布时间:2025-09-09 09:53  浏览量:7

069.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城市分析(连载)——温州市

一、城市概况

温州

温州,浙江省辖地级市,简称“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温州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温州文化属瓯越文化,温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辖4个市辖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5个县:永嘉县、平阳县、泰顺县、文成县、苍南县;代管3个县级市:瑞安市、乐清市、龙港市。

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方言也被评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2016年4月22日,温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主导产业

“跨境电商+产业带”

示例图:“跨境电商+产业带”监管创新示例图

电气产业:电气产业是温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温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温州低压电器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正泰、德力西等品牌销售额超百亿,正泰2024年销售额达137.2亿元,市场占比15.9%,德力西销售额80.3亿元,占比9.3%。行业集中度提升,正泰、施耐德等头部企业竞争力增强。产业集群涵盖电力能源输电、变电、配电的200多个系列、6000多个种类、2.5万个型号产品,催生出20余个细分行业。

鞋业产业:温州是全国主要制鞋基地,年产鞋超12亿双,占全国总产量的20%,全球每12双鞋中就有1双产自温州,形成了鞋材、鞋机、合成革等完整产业链。温州市鞋产业近年来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正加速从“ 中国鞋都 ”向“ 世界鞋都 ”跨越。2024年,温州鞋业产业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市鞋业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26.1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41.6亿元,同比增长6.5%。目前,全市规上鞋业企业已实现数字化水平1.0标准全覆盖,鹿城区进入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县域试点;全行业累计打造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其中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平台3个。

汽车零部件产业: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基本形成以瑞安为核心,龙湾、瓯海、乐清、平阳等地协同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产品涵盖12个大类、5000多个系列,是全国汽车零部件品类最全、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基地之一,2024年全行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温州是全国汽车零部件覆盖率第一的地区,涵盖制动系统、悬架、发动机部件等十二大类5000多个产品,瑞安产业集群年产值超500亿元。

泵阀产业:温州是全国最大的泵阀生产基地,永嘉县贡献了全国30%的市场份额,特种阀门占国内石化项目采购量的40%,产品覆盖核电、石化、深海工程等领域。温州市泵阀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永嘉片区作为核心产区,集聚了全国25%以上的产业份额,形成了“沿江提升+沿海拓展”的协同发展格局。企业通过攻克高参数阀门、智能控制等技术,成功应用于长征十二号火箭、核电站等重大项目。例如江南阀门研发的气动蝶阀用于火箭系统,纽顿流体突破高洁净波纹管阀门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服装产业:温州拥有“中国男装名城”“中国休闲装名城”等六张“国字号”金名片,精品西服定制占全国市场的90%,乔治白、报喜鸟主导高端领域,森马集团旗下巴拉巴拉童装全球门店超8000家。男装领域拥有17枚中国驰名商标和9个中国名牌,并吸引了阿玛尼、杰尼亚等国际品牌合作生产。温州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与时尚定制发展,产品出口覆盖欧美、东南亚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温商全球网络构建“买全球卖全球”体系。温州计划至2027年形成“1+2+6”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建设国家级服装创意设计中心与智能工厂示范基地,并打造“中国时尚产业之都”。2024年已获批该称号,并推动产教融合、AI赋能等新模式发展。

数字经济产业:温州形成了各地错位发展的数字产业集群。乐清以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等产业为主;鹿城、瓯海以软件信息服务业、数字安防等产业为主;瑞安、平阳以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产业为主等。温州数字产业化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跨越,形成项目招引“磁场”。2022年,温州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迎来“重量级”成员——中国数安港,立足浙江、服务全国,力争数据安全与应用产业“3年成规模,5年破千亿”。中国数安港全面启动九大板块、十大社区建设,落地新国标下全国首个数联网区域节点,6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成果率先投用,获批全国首批可信数据空间等国家级试点12项,集聚生态企业超700家。

新能源产业:温州重点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已形成以核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储能等为核心的全链条布局。借助青山集团等链主企业回归的带动效应,温州招引落地新能源项目投资达4600亿元,形成了“核风光水蓄氢储”七大板块,还吸引了金风、远景、运达三大头部企业集聚,努力建设全球风电制造和出口母港基地。

新材料产业:温州市新材料产业在2025年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依托“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形成以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等细分赛道为核心的链式发展模式。温州大力推进“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链群企业”的“创新联合体模式”,华峰集团5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聚氨酯新材料领军企业。2024年温州市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达342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49.4%,规上工业产值达790.1亿元。

智能装备产业:温州市智能装备产业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生产总值1410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居“5+5”战新产业第2位,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智能装备产业主要形成智能印刷包装装备、智能食品制药装备等特色细分领域,其中印刷包装装备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地位,瑞安、平阳、龙港和瓯海等地聚集了近1000家印包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约300亿元。

生命健康产业:温州市生命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3年全市生命健康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达1588亿元,形成了眼脑健康、创新药、医疗器械及制药设备、新兴融合产业等特色集群。三大核心赛道:眼脑健康(发展眼科诊断设备、眼健康新材料)、创新药(聚焦大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涵盖体外诊疗设备、新型生物材料)。新兴融合产业:数字医疗、医疗可穿戴设备、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未来产业。

三、外贸载体

外贸载体

(一)跨境综试区概况

中国(温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特色、培育品牌,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快综试区“一区一核多园”建设,创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发展模式,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助推温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一区一核多园”空间布局。“一区”,即综试区,范围包括温州市全域,涵盖温州市所有经工商注册且在综试区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企业和个人。

“一核”,即在温州综合保税区基础上,通过建立综试区综合服务平台,设立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通关平台,完善保税物流监管设施,建设汇集企业备案、通关、结汇、免(退)税、仓储物流、身份认证、金融结算等在线服务的核心监管区。“多园”,即以产品交易、支撑、孵化为基础的跨境电子商务线下载体,主要包括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全球进口商品贸易港、全球新型数字贸易港、全球华商“双创”侨贸港、温州综合物流信息枢纽港。根据各自特色定位,赋予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进口商品网络分销、物流运输、人才支撑、华商创业创新等服务功能。通过“两大平台、六大体系、六大模式、六大载体”建设,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传统制造”创新发展引领区、跨境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创新引领区、全球进口商品全渠道销售样本区、世界华商“双创”引领区,加速形成制造、交易、集货、支付、物流、结算、结汇等全产业链,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重磅发布】七批次165个跨境综试区城市建设实施汇总解析

(二)综合保税区介绍

2020年3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温州综合保税区。2021年3月31日,浙江温州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八部委组成的国家联合验收组的验收。温州综合保税区落户于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投资约2.77亿元,建设包括隔离围墙长约5.4公里(含改建和新建)、巡逻通道长约2.715公里、内外卡口(含改建和新建)、检验检疫区、综合管理用房内部改造及信息化建设等;二期规划面积0.28平方公里,2021年7月8日,温州综合保税区二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温州综合保税区将立足温州实际,开展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物流分拨三大中心业务,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保税服务业等行业项目,积极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领域深耕拓展,打造温州对外开放新高地。2020年6月19日,温州综保区开通了跨境电商1210进口业务;2020年8月30日,温州综保区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正式开通,2021年8月温州跨境电商园开园。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分析汇总——完结篇

(三)保税物流中心(B型)概况

2024年7月4日,温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委批准同意设立。这是温州继综合保税区后新增的又一对外开放平台,也是全省第7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该中心仓储面积约6.83万平方米,其中仓库面积4.26万平方米、堆场面积2.57万平方米,设置围网、卡口、普货仓库、跨境电商仓库、冷链仓库、监管仓库、堆场、设备用房等配套设施。中心地址位于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内,临近乐清湾港区码头、中欧班列温州始发站以及G15高速蒲岐互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对打造温州乐清湾港区成为浙南闽北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助推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我市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分析,点击链接:全国海关保税监管场所(B型保税物流中心)分析汇总——完结篇

四、数据统计

1、温州市面积为12061平方公里。

2、2024年,温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6.3%。

3、2024年,温州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1万人。

4、2024年,温州市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36.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出口2519.8亿元,增长7.7%;进口416.8亿元,下降13.6%。

5、2024年,温州市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51.9亿元,增长6.9%。全年函件731.1万件,包裹23.1万件。全市快递业务量24.5亿件,同比增长14.4%。

6、2024年,温州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全年进出口额共完成60.84亿元人民币。

五、业务脑图

(一)跨境综试区业务脑图

示例图:跨境综试区业务脑图

(二)综合保税区业务脑图

示例图:综合保税区业务脑图

(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业务脑图

示例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业务脑图

备注:

1、全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城市分析每周二、每周四更新;

2、以上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政府官网及相关报告、网络信息收集等;

3、文案内容仅供参考。若上述信息有误或涉及侵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4、发布的各省份“跨境电商+产业”城市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5、图片来源网络、“勤曦运营”及《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

6、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勤曦运营” ()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免责声明:若上述内容、文字、图片等存在错误,或涉及侵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一经反馈,我们将立即核实,并迅速采取修正或删除措施,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合规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