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文剪彩后把彩头扔了,金晨同操作却被骂 内娱对男艺人包容好多

发布时间:2025-09-22 13:35  浏览量:1

2025年9月14日,沈阳某商场的报喜鸟品牌剪彩仪式上,演员李乃文的一系列举动意外成了舆论焦点。

作为C位嘉宾,他在剪彩过程中接连出现失误:先是剪刀卡顿在红绸带上,无法与其他嘉宾同步完成仪式,最终靠身旁品牌高管协助才剪断;更引人争议的是,剪断后他随手将象征吉祥的红色彩头扔在地上,全程未主动拾起,直到左侧高管弯腰捡回递还,他仍面带笑容,似乎未察觉现场气氛的微妙变化——右侧高管的“黑脸”表情被镜头清晰捕捉,成了这场商业仪式里最刺眼的注脚。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反应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网友将其娱乐化为“闯祸人设”,用“可爱”“傻白甜”等词为李乃文的行为松绑,认为“谁还没个手滑的时候”“可能就是没注意”,甚至调侃“这波是接地气,不像某些明星端着”。这种轻佻的解读,将商业场合的礼仪失误简化为“小插曲”,忽略了剪彩仪式在商业语境中的特殊意义。

但更多声音指向了对职业素养的质疑。商业剪彩作为品牌活动的重要环节,承载着“开启新篇、讨彩纳福”的象征意义,“彩头落地”更是行业内默认的大忌——红色绸带在传统认知中代表“福气”“好运”,随意丢弃被视为对主办方的不尊重,也暗含“坏兆头”的隐喻。李乃文作为受邀嘉宾,理应提前了解基本礼仪规范,而他全程未察觉失误、未主动道歉的态度,被批评为“缺乏对场合的敬畏心”“职业意识淡薄”。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品牌高管的“黑脸”并非小题大做。对企业而言,商业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品牌形象,嘉宾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活动的严肃性与专业性。李乃文的失误不仅打乱了流程,更在象征层面触碰了商业活动的“禁忌”,高管的不悦,本质上是对这种不专业态度的无声抗议。

争议的发酵,更绕不开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性别双标。有网友翻出此前女艺人金晨在类似活动中因礼仪疏漏遭全网批评的案例——当时金晨因裙摆不慎勾到道具,调整时稍显慌乱,便被指责“不敬业”“没教养”,甚至上升到对女性职业态度的全盘否定。

两相对比,差异显而易见:同样是活动中的小失误,男性艺人被宽容地贴上“可爱”标签,女性艺人却要承受更严厉的道德审判。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是社会对男女行为的刻板印象在作祟——大众似乎更易原谅男性的“粗心”,将其归结为“不拘小节”;而对女性则预设了更高的“精致”“得体”要求,任何疏漏都可能被放大为“能力不足”。

这种双标不仅体现在舆论场,更暗藏在对“职业素养”的定义里。在商业活动中,无论男女艺人,受邀担任嘉宾本质上是一种职业行为,遵守基本礼仪、尊重场合规则是职业素养的底线。李乃文的失误之所以引发争议,核心不在于“扔彩头”这一动作本身,而在于他作为公众人物,对商业合作中的礼仪规范缺乏足够重视;而金晨曾遭遇的过度指责,则暴露了社会对女性“完美形象”的苛刻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