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失守实锤!俄军渗透战奏效,乌方宣传遭打脸
发布时间:2025-11-13 11:27 浏览量:1
11月8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354天,俄军的冬季攻势已经全面铺开,六大城市的攻坚战打得热火朝天,双方士兵拼尽全力的架势,不用多说大家也能想象到。
当天凌晨,克里姆林宫对乌军大后方的空袭也升级了。
前一天刚用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炸过,这天又投了32枚弹道导弹,专打乌控区的能源设施,基辅更是重点打击目标。
俄军这是摆明了要在寒冬里,把基辅的电力供应彻底搞瘫痪。
这场打了快四年的战争,在这一天的走向,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关键点。
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防线,在11月8日晚彻底扛不住了。
俄军先是拿下了城市北部的纳希莫夫大街,接着又攻占了东北部和米尔诺格勒市接壤的罗夫诺耶村。
到这时候,波克罗夫斯克主城区已经被俄军小股部队彻底渗透。
乌军原本的防线就很分散,都是三五人的战斗小组躲在各个建筑物里作战。
俄军这次也没搞大规模拆楼,而是用小股部队突入阵地,挨栋楼清理的渗透战。
如此看来,俄军要把城里的乌军彻底扫荡干净,还要清理乌军布下的雷区,没几天时间肯定完不成。
但不管怎么说,城里的乌军现在除了投降,怕是没别的出路了。
本来以为乌方会正视战局,没想到宣传口气依旧强硬。
不仅不承认俄军已经攻陷波克罗夫斯克,还有军事专家站出来说,这是乌军总参谋部设计的陷阱,就等俄军进来后,地下室里的乌军再蜂拥而出将其消灭。
这话听着就有点悬,俄罗斯网络上有名的“报喜鸟”,基辅美女议员贝祖格拉娅直接公开表示,乌军已经彻底丢掉了波克罗夫斯克。
这场战斗是瑟尔斯基将军指挥的,而泽连斯基总统,也会因为这件事被写进历史书。
波克罗夫斯克陷落后,旁边的米尔诺格勒市成了新的战场。
虽然还不知道这座城市里乌军的指挥官是谁,但他的指挥能力确实让人佩服,连俄方都得高看一眼。
在他的部署下,乌军防守得有条有理,根本没给俄军小股部队渗透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米尔诺格勒的乌军补给已经断了。
无奈之下,只能趁着天气恶劣的时候,用无人机送一点点补给进城。
毫无疑问,这座城市的陷落,只是早晚的事。
这边两座城市打得焦头烂额,俄军在另一处战场又下了手。
11月8日当天,乌军统帅部正忙着营救库比扬斯克和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部队,俄军却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顿涅茨克三州交界处动了兵。
俄军的目标是波克罗夫斯科耶市南部的丹尼洛夫卡镇,很快就从东、南、西三个方向,把这个据点的乌军包围了。
这个据点的位置太关键了,正好在波克罗夫斯科耶市到古里亚波列市的公路线上。
俄军一旦拿下这里,古里亚波列市从北部接收补给的公路线就被彻底切断了。
本来古里亚波列还能通过波克罗夫斯科耶市,从扎波罗热市获得补给,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只能依靠通往奥列霍夫的公路,从西部接收物资。
很显然,随着顿巴斯大决战慢慢展开,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的进攻,已经直接威胁到了扎波罗热市的安全。
前线打得这么激烈,后勤保障就是命脉。
11月8日,普京总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任命原南部军区司令桑奇克上将,出任主管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
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布雷加上将,被调到安全会议当副秘书,再次成为前防长绍伊古将军的下属。
乌战爆发以来,俄军主管后勤的副防长已经换了好几次了。
这次调整,前线将士们都挺欢迎。
为啥呢,桑奇克上将不是文职官员,而是从坦克排长一步步打出来的铁血将军。
他参加过格鲁吉亚战争、北高加索反恐战争,还有叙利亚战争。
乌战爆发后,他率领南部集群的部队,在谢韦尔斯克北部地区,一夜之间就消灭了900名乌军士兵。
这样一位从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将军,对前线部队的需求太清楚了。
大到导弹、战机,小到士兵吃的面包,他都知道该怎么调配。
很多俄罗斯军事观察员都认为,克里姆林宫让他来管后勤,就是看中了他的铁血作风。
而且他远离俄军后勤和军工体系里的腐败分子,能严格按照前线需求分配补给,还能督促军工系统集中精力为前线服务。
反观他的前任布雷加上将,一直在后勤系统工作,按理说更熟悉业务,但去年3月份上任后,并没有拿出让克宫满意的成果。
俄军这边忙着调整后勤,为冬季攻势做准备,乌军那边也迎来了所谓的“后勤好消息”。
法国开始向基辅运送旧渔网,说是用来防御无人机,目前已经有两批总长约280公里的渔网运到了乌克兰。
欧洲人说,这些用了两年就会被丢弃的渔网,能在前线道路上形成隧道,抵挡俄军无人机的攻击。
乌克兰有句名言,越简单的武器越实用。
但用渔网来防无人机,也太简单了点。
前线的乌军将士们,在俄军的导弹雨里还要对抗无人机,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保卫欧洲和平。
可欧洲盟友提供的,却是这样的“防身武器”。
这就是残酷的乌战,没有想象中的高科技援助,更多的是现实的无奈。
这场战争打了快四年,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俄军的冬季攻势来势汹汹,换帅后勤、猛攻城池、切断补给,每一步都冲着打破僵局来。
乌军则在顽强抵抗的同时,面临着防线收缩、补给困难、外援有限的多重压力。
如此看来,接下来的战局,后勤保障能力或许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那些在战场上拼杀的士兵,不管是哪一方,都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
希望这场漫长的冲突能早日结束,毕竟和平,才是所有人最渴望的结果。